由于水资源约束、环保政策趋严、养殖产业链集中度提高以及消费升级,水产养殖行业正经历一些深刻的变化;水产中供给稳定或略减;结构上,特种水产养殖正在替代普通家鱼养殖;特种水产饲料行业景气度高于水产饲料整体水平。
水产禁养区划定预计将整体推高水产品价格,利好水产饲料销售。农业部发文《2018 年渔业渔政工作要点》指出,2018 年底完成水产养殖主产县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发布工作,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主要工作原则包括:调减过密近海网箱养殖,发展外海深水网箱养殖;稳定淡水池塘养殖,调减湖泊水库网箱围栏养殖,发展生态养殖,支持设施养殖向工厂化循环水方向发展。
养殖户规模化发展
按照《现代渔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发展研究》,渔业生产经营组织是渔业从业人员按照自愿联盟、参股入股、民主管理、收益共享的原则组建而成。在渔业生产的产前(养殖)、产中(加工运输)、产后(销售)三个阶段中,使其苗种、技术、资金、用药、加工、销售等环节统一,以便提高效率。渔业生产经营组织分为以下三类:渔业专业股份合作制、渔业专业合作社和渔业专业协会。规模化养殖户占比的提高,将间接带动优质饲料的使用。
先进的工厂化养殖模式快速普及
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是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推崇的先进养殖模式,与传统池塘养殖相比,每单位养殖产品可节约90%-99%的水和95%-99%的土地,并且几乎不污染环境,具有节水、节能、节地、生态、安全、高效等特点。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周期比池塘养殖缩短1/3,养殖用水量减少95%以上,单位面积产量提高5 倍。工厂化养殖模式在保障水产品持续增收的同时,也缓解了土地资源匮乏、水域滩涂日益萎缩的困境。
参考生猪养殖行业环保限养的措施及力度,预计水产禁养区、限养区划分也将使环境污染较严重的中小养殖户退出,短期内水产品供给减少,水产品价格上涨。幼鱼水产品投喂率在1%-4%之间,投喂饲料的弹性很大,预计养殖户将增加投喂率,在鱼价较高时加快出塘。
饲料替代冰鲜优势明显
1、饲料:相比冰鲜,使用饲料投喂加州鲈可以明显解放劳动力,投喂冰鲜一人最多只管理一口鱼塘,而投喂饲料可一人同时管理3 口鱼塘;另外使用饲料投喂还有不浪费、病原菌少、水质污染小、便于伴药、鱼的长势更均匀等一系列优势。
2、冰鲜:使用冰鲜投喂加州鲈适口性更好、长速快、养殖周期可缩短15~25 天。但对水质污染大、病害较多。
特种养殖水产品将继续增量
《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指出,推进渔业转型升级,统筹布局渔业发展空间,合理确定湖泊和水库等公共水域养殖规模,稳定池塘养殖,推进稻田综合种养和低洼盐碱地养殖。大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加强养殖池塘改造。降低捕捞强度,减少捕捞产量,加大减船转产力度,进一步清理绝户网等违规渔具和“三无”渔船。
《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要降低捕捞强度、保护海洋渔业资源,鼓励发展名特新优水产品养殖。预计未来3-5 年内,特种养殖水产品将继续增量,带动上游饲料行业发展。农业部数据,2017 年上半年捕捞“减量”成果明显。上半年水产品总产量增幅同比下降2.45 个百分点,捕捞产量同比下降15.79%。其中,海洋捕捞产量407.33 万吨,同比下降18.05%。
消费升级带动特种水产养殖增加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营养价值高的特种水产品需求不断上升。过去我国一直以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等水产品消费为主,渔业养殖生产也以解决普通水产消费需求为核心。随着我国水产品总量的迅速上,“吃鱼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水产品供给又面临着新的“质量型、健康型需求”问题。海水鱼、鳗鲡、鲟鱼、黄鳝、中华鳖等特种水产品中富含预防人类心脑血管疾病的DHA 和EPA 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畜禽不含有DHA 和EPA),随着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在经济水平提高已能够满足居民健康消费的前提下,市场对营养价值高、肉质细嫩、口感好、品种更为多样化的健康食品——特种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将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