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次开鱼医大会,华农的陈教授指出,我们搞水产鱼病服务的有许多无奈,没有像人医一样,每过一段时间,就有疾控中心公提供每种药的用量数据。许多鱼医用药时,全凭经验,要么就看说明书。细菌的耐药性是不断变化的,这对治好鱼病来说,就有点碰运气的成份在里面了。逻辑实证主义讲究讲究“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虽然每个鱼塘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但是这点基础的研究数据都没有的话,那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就像各种集市上的卖假药的江湖神医,也有可能病人吃了药疾病减轻了,但只要稍有逻辑思维的人一分晰,就会得出,如真如其吹虚的地般神奇,他还用天南海北,四处招揽生意,就因为其治愈低嘛,治好全碰运气,所以不得不四处行骗。
所以过去的这几年,没有国家层面的药物敏感数据,我们就自己做。一直不断的在做各种各样的试验,总结许多药品的使用剂量,今年底我们又集中做了好长一段时间。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人手,今年我妹妹他们俩又去学习,虽然学习的费用一个人就是上万,新增加一整套设备又是好几万,但能增加用药剂量的准确性,花钱提高技术,也就花的物有所值。像前两天,我在测试一些药的敏感剂量试验时,儿子在一旁观看,听到他咳嗽,我突然间在脑海里闪现一个念头,能不能拿儿子的咳嗽病因做个试验呢?于是说干就干。对于人医,我也是个外行,幸好可以触类旁通,而且还有万能的朋友圈,我在微信上问了。得到回答也是各说各有理,这没关系,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骝骝不就知道了吗?昨晚我看分离到的细菌还比较好,就按口腔、痰液,呼出气体各做了四组药敏。做好后,在洗培养皿时,也没戴口罩,还无意识的闻了下培养基是什么气味,没过多久,鼻塞就开始了,今早起来咽喉也发炎肿痛,我知道这多半是感染了。这说明这些培养到细菌真能致病呢,而且我去医生那里买药,我就叫他开我所做的药敏抑菌圈最大的药。另外有了教训,再次试验也一定要戴上口罩了。这么只要做了,自己就清楚了。
过去,对于一个产品质量好,基本都是要等许多养殖户用了才能得出。所以一旦遇上质量问题,养殖户肯定不会责怪厂家,只会责怪和他接触的这个人。反过来,厂家也在说,现在查环保,有的源料不好购买,有的设备没法运行,质量出现偶尔的不稳定,情理之中。那如何规避这个风险,那就唯有不断的去检测。不是有句话吗,没有测量,就不能评价好坏。前段时间,我也没有去钓鱼,也没有天天写养鱼经,就是天天搞,希望把鱼药的敏感数据测完,在2019年,给大家一个有底气处方,当我在每一张处上签上名字时,我就能对自己的内心说,我确信这就是一个正确的处方,因为我亲自做了检测,它就一定不是忽悠。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叫别人去相信,那才是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