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淡水鱼是广大城乡居民“菜篮子”中的当家鱼。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鱼病防控管理对全年养殖的促丰收、保供应、稳鱼价都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春季大宗淡水鱼暴发疾病的品种越来越多,如草鱼、鲫、鲢、鳙、鲤以及黄颡鱼和斑点叉尾鮰等特色品种;流行区域越来越广,涉及华东、华南以及长江中上游养殖地区;死亡率不断增高,部分塘口死亡率达100%,经济损失巨大;采用传统治疗方案外用消毒、杀虫,不能有效控制病情,甚至使病情加重,死亡量增大;内服药物困难,治疗效果差。目前,该病的确切原因仍然不明确,养殖行业称其为淡水鱼的“春瘟”或春季“越冬综合征”。综合分析往年病害发生特点,结合今年冬春季低温时间长、气温变化大的特点和近期病害调研等信息,我们预测今年3~5月大宗淡水鱼的病害形势仍然会非常严峻。为降低病害大规模暴发风险和减少养殖损失,建议渔业管理部门、一线技术人员和养殖户应重视春季养殖管理,保障“冬鱼过春关”。
淡水鱼“春季鱼瘟”病的临床症状:1. 病鱼体表溃烂,尤其是拉网操作受伤或有寄生虫(如锚头鳋)寄生时易发生,部分病鱼在溃烂处有水霉;2. 尾部鳍条蛀鳍、失血、发白,严重时其他部位的鳍条也会出现类似症状;3. 水温达到10~15℃甚至略高时,会出现头部发红(充血、出血),个别还会出现“嘴唇”发白、溃烂情况;4. 部分病鱼在臀鳍附近会出现一圈发炎出血症状;5. 病鱼有烂鳃现象;6. 解剖可见肝脏颜色异常甚至糜烂,肠道无食物、发炎,部分病鱼有红色的腹水。
疾病发生过程:1. 最早发病时间在冬季放鱼后,个别池塘就会零星出现,此时的发病原因主要由于拉网操作或清塘捕捞时导致鱼体受伤诱发;2. 早期低温时体表一般出现烂鳃、赤皮症状,后期随着温度的升高会有水霉、鳃霉、红头、白嘴等症状,个别病鱼鳃部有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虫;3. 天气晴好,会出现池鱼集中在池塘四周游动,或在池边不动。
常规处置的效果:在调研中发现,养殖业者按照传统的防控措施处理该病后,一般会出现以下情况:1. 外用消毒剂或杀虫剂后,会出现更加严重的死亡;2. 由于发病时气温低、水温低,因此鱼体摄食量低或基本不摄食,这时即使加大抗生素的投喂量也不能很好的控制,甚至使病情严重;3. 使用一些化学药物底改后,也不能使病情缓解。
1. 重视越冬前营养管理。 对于来年继续养殖的鱼类,投料时不能盲目追求长得快、产量高,营养应注意均衡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提高鱼体抗氧化、抗应激能力,保障拉网、转塘、运输和放塘等操作后的成率。
2. 规范转塘和鱼种投放操作。冬季转塘、并塘以及鱼种投放操作要规范。越冬鱼池尽可能不转塘;尽量减少捕捞和转运过程中鱼体的机械损伤;鱼种下塘前选用食盐、小苏打合剂或聚维酮碘等药物进行鱼体消毒。
3. 加强冬春季水质管理。 冬季要保持池塘良好藻相和肥力。春季气温变化大,尤其是早春升降幅度大,增加水深有利于水质相对稳定。可通过在水体中补充无机肥、微量元素和碳源培育浮游生物,或直接补充小球藻和硅藻,预防水霉病发生。发生疾病的池塘一般藻类都比较单一(尤其是能产氧的绿色藻类少),溶氧低。这种池塘应适当施肥,丰富池塘藻类;晴天中午适当开动增氧机,增加池塘溶氧并搅动水体曝气。
4.保持少量投饵。水温10℃以下维持0.5%左右投饵,水温升高后缓慢增加投饵,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等营养。
5. 谨慎用药。病情发生后不能盲目消毒和杀虫。消毒剂、杀虫剂少用或不用,尽可能使用益生菌和维生素类产品,改善鱼体抵抗力;减少拉网、加水等“动水”的操作;减量使用过碳酸钠或过硫酸氢钾、腐殖酸钠、益生菌(乳酸菌、丁酸梭菌等)改良底质。
淡水鱼“春季鱼瘟”病的部分主要临床征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