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在养殖过程中,定期的少量多次使用消毒药曾经是一些养殖户预防疾病的一种习惯措施。少量多次使用消毒药可能不是一个好习惯,因为消毒药必须达到最小抑菌浓度(MIC)或者最小杀菌浓度(M BC)才能有预期的目的。
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抑菌浓度也就是指化学或生物制剂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MBC):最小杀菌浓度即化学或生物制剂杀灭细菌的最低浓度。
当消毒药在水体不能够达到其最小抑菌浓度(MIC)或者最小杀菌浓度(M BC)有效浓度时,消毒药是不会有消毒作用的。这样做不单单浪费而且会给水体氮循环和微生物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这种少量多次使用消毒药习惯性措施有一些养殖户的目的也许并不是为了消毒而是作为一种调水、改底的手段,通过强氧化性消毒药杀藻的作用,让水清爽一定。这一条可以结合养殖状况进行,但是最好还是适可而止。不过要注意是:目前也有个别调水、改底产品中也添加了这些的强氧化性药物,比如过氧化物、氯制剂、二氧化氯等以达到杀藻、让水清爽的目的。在养殖过程中,尤其是换水量少、不能够排污的土池中,如果长期有意无意的少量多次使用消毒药,可能池塘微生物对消毒剂产生抗药性(不一定是耐药性)的副作用。
消毒剂的抗药性是指:出现了对消毒剂的常用浓度不再敏感的菌株,也就是说:出现了在能杀灭或抑制绝大部分该细菌的消毒剂浓度下不能被杀灭或抑制的菌株。
滥用或者长期滥用不足量消毒药是引起细菌出现对消毒剂抗药性的主要原因。尽管这种抗药性不一定会通过基因突变或者通过获得质粒或转座子而具有耐药性,可能是细菌的表层结构对增加细菌消毒药的抗药性。比如对甲醛、氯己定和四价铵复合物、戊二醛已经有抗药性的枯草杆菌的产芽胞株,当芽胞发芽或分支时又会恢复了对消毒剂的敏感性。但是这些影响对对换水、排污很少的土池可能还是明显的,长期有意少量多次使用消毒药、或者通过含消毒药,尤其是强氧化性消毒药的底改、调水产品而无意的少量多次使用消毒药,就可能会导致池塘中微生物对消毒药不敏感,爆发不容易控制的生物性疾病。
水产养殖中消毒药的使用要注意
1、消除影响消毒药效果的因素
细菌对消毒剂的抗性有时并不是由于自身改变所致,而是受微生物所处环境的保护而免于消毒剂杀灭,养殖水体中有机质浓度和偏高的钙、镁就能够保护细菌。所以在使用消毒药时应该尽可能的降低这些影响才能够如意的达到消毒的预期目标。见图1:
2、分析病情再用药,不要滥用消毒药,避免失去抢救时间甚至加重病情。
水产养殖中,由于水质异常、微藻异常引起的非生物性感染疾病可能比生物感染疾病更多,经常看到一些养殖户把水质异常、微藻异常引起的非生物性感染疾病不加分析就习惯性的归纳到弧菌、病毒身上,这一点要注意。水质异常引起的疾病如果使用消毒药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会加快了疾病的发展,导致重大的损失。
3、消毒药的使用一定要按参考用量使用,不要随意提高或者降低使用量。
4、消毒药的消毒效果并非越长越好
消毒药最好一下子杀了菌就自然消失,这样子对水和水体中其他养殖品种没有任何的影响,而不是药效长就好。而恰恰相反,消毒效果太长的消毒药往往是对水体和水里生物产生负面影响最多的药品。
5、消毒药并不是随意搭配就可以增效
消毒药的增效是根据不同的化学品对微生物的机理的协同而达到的。
水产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主要有重金属及其盐类、醛等有机化合物以及氯、碘、表面活性剂等。这些化学消毒剂对细菌作用机制不一 ,氧化剂,卤素类重金属等是与酶的-SH基结合而使酶失去活性;表面活性剂主要是损害细菌的细胞膜 。如季胺盐碘的增效作用即:细胞膜与表面活性剂(季胺盐)易产生亲和作用,碘卤化菌体的蛋白质后会产生沉淀;将载有的碘与细胞膜、细胞质等物质相结合,使巯基化合物、肽、蛋白质、酶、脂质等氧化或者碘化最终达到了杀灭细菌的作用。
6、关于好的消毒药有选择性杀有害菌保留有益菌的传说
这一点最好能够拿出准确的实验数据和机理证明才行。从消毒药的药理看,可能目前所有的消毒药还做不到有选择性消毒这一点。
7、把握好消毒药的使用时机
消毒药在水产养殖中使用的特点是;群体用药。也就是不管你需要不需要,一旦你投药,这个池塘里所有生物都用药了。所以消毒药的使用必须照顾到;消毒药是否会干扰了生物某些特殊的生理阶段,做到换壳期慎消毒、天气不好慎消毒、水质超标慎消毒等。
8、消毒后细菌几天后又升高,反复如此,不断加大消毒药用量,陷入恶性循环。
消毒后细菌几天后又升高是池塘环境的问题,再好的消毒药也就只能够在有效浓度的时候降低水体的细菌总数,一旦消毒药低于有效浓度,水体的环境就会决定了水体细菌总数是否会升高,水体会长什么细菌。因此;一旦在生产中遇到消毒后细菌几天后又升高这种情况,不一定消毒药是假的,也可能是养殖水体太肥了,太有利于细菌繁殖了。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在消毒时先为养殖水体减肥,细菌的繁殖才会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