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蟹养殖已经拉开帷幕,部分(苏南、皖南等)养殖区已经开始少量放苗了,放苗前后许多池塘都要进行肥水等相关操作,那么低温阶段如何有效肥水呢,有四个关键问题(或者说影响要素)还是值得注意的,在此笔者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一、清塘后药残降解要落到实处
绝大部分河蟹养殖区往往都是上一年养殖结束后彻底清塘,然后再开始第二年的养殖工作。清塘过程中消杀类产品的使用是在所难免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后续的解毒工作,否则药残(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卤素残留等)对肥水效果也会产生很严重的影响。如果清塘后反复肥水效果仍然不理想;栽草后水草不发棵甚至烂根;放苗后河蟹反复爬边、上岸,我们就要考虑是否药残的影响了。针对性和持续性(特别是一些药残期长的清塘药物)是解毒工作的两大基本要求。关于解毒,笔者建议方案如下:1.有机磷(敌百虫)、菊酯类(敌杀死、速灭杀丁)等药物的残留,使用碱性、强氧化性物质来解除——石灰、强氧化剂(如高铁酸盐等)。
2.三嗪类(扑草净)、水溶性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药物的残留,使用氧化性物质予以解除,如:高铁酸盐等。
3.卤素类(二氧化氯、漂白粉、强氯精、溴氯海因、聚维酮碘等)药物的残留,使用硫代硫酸钠予以解除。
4.强碱(石灰)、藻毒素(蓝藻、甲藻毒素)、重金属类(硫酸铜、硫酸锌)、季铵盐类、茶皂素(茶籽饼)、脂溶性抗生素等物质的毒素残留使用有机酸、维生素C予以解除。
二、水位要有一定高度但要灵活控制
我们都知道天气变化容易引发水产动物的应激反应,事实上水体中的藻类、菌类同样也会产生应激,出现倒藻、倒菌的现象,导致肥水效果不理想或者肥效维持时间偏短的问题。因此在低温期、温度变化比较大的季节,水位的合理控制也是制约肥水效果的关键因素。关于水位控制,笔者建议如下:1.水温10℃以下,水位不低于60-80厘米,以免温差变化大,应激频发,影响肥水效果。
2.水位控制要随着温度变化灵活调整,温度回升过程中,可逐步降低水位,以提升水温,加快藻类繁殖速度,达到好的肥水效果;反之,降温过程中要及时提升水位,以保持水体温度(不至于下降过快),减少应激,维持肥效。
当然,选择连续3-4个晴天,避免寒潮、降温、雾天等极端天气肥水也是从减少应激角度出发来确保肥水效果的。
三、肥料的选择要因塘而异
1.新塘或者老塘清塘过头的,肥力往往偏低,因此肥料选择要以氨基酸膏肥等基肥为主,用量在低温期要多量多次。2.淤泥有一定厚度的老塘口,肥料要以矿物肥、碳肥为主,控制氮磷比例,调节营养盐结构,控制青苔、地皮、鞭毛藻类、虫害等的反复暴发。
3.矿化度偏低,水体易白浊的塘口,要注意矿物肥的补充。
4.青苔、地皮频发的塘口,要注意碳肥的选择、补充。
5.避免盲目、大剂量使用农家肥、化肥,以免引发水质超标,影响河蟹放苗成活率及一壳蜕壳成功率。
总之,科学的肥料选择是保证肥水效果的基本条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逐步达到了测水施肥、测土施肥等精准施肥技术水平,可以为肥料的针对性选择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四、藻种、菌种的补充不容忽视
低温阶段水体往往藻类偏少,藻相单一,特别是经过彻底清塘后更是如此,这一结论也被笔者近期的水样调查所证实,调查结果如下表:注:1.每个采样点分自然河道、养殖池塘进行采集;每区域采集水样十份;2.藻相组成及有机悬浮物数量均以显微镜观察为主,没有定量统计。
通过上述调查,我们不难发现:
1.低温阶段,水体藻相单一,数量偏少,因此有必要加强优势有益藻种的补充,比如底栖硅藻类。
2.诚然,自然水体也有一定数量的硅藻存在,但是在低温阶段,硅藻等有益藻类的数量还是偏低的,需要人为补充,更重要的是我们所倡导的“定向培藻”除了补充有益藻种外,更重要的是相关营养盐的定向补充(如硅、镁、钙、钾、碳等),为有益藻类的自然繁殖营造一个合适的营养环境才是根本,而营养盐结构的转变对于青苔、蓝藻等不良现象的防控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3.低温阶段自然水体本身藻类、菌类丰度都会不同程度下降,加之池塘进行了清塘等一些列操作,池塘水体菌、藻失衡现象会更突出,这也是上述结果所示水体有机悬浮物偏多的根本原因所在,许多池塘藻相呈现以鞭毛藻类为主的状态,因此低温肥水除了补充有益藻类外,低温菌种的补充也是至关重要的,依靠菌种的分解作用,降低水体有机悬浮物含量,从根本上控制鞭毛藻类的过度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