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调节

当前位置: 主页 > 水产百科 > 水质调节

藻类造“氧“与开机加“氧“:不欠氧又不过度

作者:幸福鱼苗 时间:2021-01-11
摘要: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中的一种真核生物,以水生为主,种类众多,体型和体态各异,小的只有1微米甚至不足。藻类虽然归属植物,但又是生活在水中,因此称为浮游植物,它和陆生植物的...

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中的一种真核生物,以水生为主,种类众多,体型和体态各异,小的只有1微米甚至不足。藻类虽然归属植物,但又是生活在水中,因此称为浮游植物,它和陆生植物的根本性区别在于:没有真正的根茎,可以不用受到束缚在水里自由地飘荡浮游(故名“浮游”植物),这也是藻类能够自由繁殖并且数量众多的原因之一。

浮游类的藻类作为食物链的一环,是许多水生动物最为依赖的食物之一。藻类在生存的过程中是需要氧气的,它们利用自身的叶绿体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自己呼吸和向水中放氧,

氧气是鱼类生存最为重要条件

氧气是一切有生命机能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植物等赖以生存的首要必需物质,人在正常的空间中不吃不喝也可以存活数天,就是空气中有氧气供给的缘故,但是如果缺乏氧气,在很短的时间甚至几秒的时间内就会窒息死亡,但因人类靠肺呼吸而不能吸取水中之氧。鱼类也是一样,氧气是它们生存的最为重要的条件,没有“之一”,说它重要,是因为鱼类必须生活在水中,而水中的溶解氧比空气中的氧含量相比少之又少,“少”才显珍贵,同时,鱼类是依靠鳃呼吸而不能滤取空气中的氧气。

(鱼类鳃呼吸水中氧气示意图)

水中“氧”的主要来源

据资料可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约为18%,水中的氧气含量仅有百万分之六,因此,陆地上的生物鲜有缺氧的威胁,而水体中的溶解氧不但量少,而且还受很多因素影响而多变,因而水中的溶氧量成为水生动物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一个限制性因素,是水产养殖中人们最为关注的重要因子之一。

在池塘养殖中,水中的“氧”主要来源有三: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放氧、大气中氧气的自然溶入于水中的溶氧、人工的增氧(包括机械增氧、化学增氧等)等。在这三者中,水中的溶解氧大多数来自于水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造氧”,它是自动的;大自然的溶氧是被动溶入,它是非主动的;人工机械增氧虽然效果好,但它是临时的,需要外来因素的介入。所以,“生物造氧”占80%,而自然溶氧和人工机械增氧或化学增氧的能力顶多只占20%的占比。

但是,“生物造氧”一是需要有水(而且要水好),二是要有一定量的浮游植物,也就是藻类。平常说的“养鱼先养水”,其中就包含有这个道理。所以说,水质好、藻类优,才是养好鱼的关键所在。很多人有可能疏忽了,或者忘记了、或者没注意到、或者没关注到这个现象或者事实,值得我们加倍注意。

藻类造"氧"

利用培藻调水这个操作,很多人在这样做,但不一定自己清楚究竟有哪些作用,可能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实,培育藻类的目的有三:一是调控水质,二是提供鱼类的天然饵料,三是利用藻类的光合作用产氧。

水中溶解氧是藻类主要制造的或者说藻类是水体溶解氧的主要生产者。在水质好藻类优良的情况下,夏天白天阳光很强,水中藻类利用自身的叶绿素,会开足马力动用光合作用的功能,可以生产、制造大量的氧气而释放于水中,在下午16点钟左右,水中溶氧一般都可达到8.0毫克/升以上,高的甚至超过15毫克/升及以上。所以,藻类生长良好的水质在白天是不会缺氧的。

(鱼类缺氧浮头)

晚上缺乏光照,藻类失去光合作用的机能,就只能消耗水中氧气来维持自身的生命延续。正常情况下,白天产生的氧气一般大于晚上所有水中生物消耗的氧气。在气候异常比如气压低或下雨前后两天,如果水体很浓(很肥)时,加上这种天气大多是阴天,藻类因缺乏强有力的光合作用,造氧能力或力度会大为削弱,很有可能会造成水体溶解氧很低甚至缺氧,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开启增氧机以增加水体的溶解氧。

开机加"氧"

增氧机是现时代水产养鱼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机械设备,它对于改善水体质量、解救鱼类浮头、提高鱼产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现代渔业最基本的元素。池塘增氧机的配备与正确使用,可大幅提高池塘产量,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叶轮式增氧机)

长久以来,很多养殖人顾及增氧成本,把养殖鱼类“有无浮头”现象作为水体溶解氧是否充足的判断标准,看到鱼类浮头以后才采取增氧措施,这实际上是把“增氧”当作一种“救命”措施;另外也有相反的,有一些养殖人担心水体缺氧对养殖鱼类的影响,不考虑实际的溶解氧状况,对养殖水体环境采取持续性的增氧措施(工业化养殖除外),使水体氧浓度一直处于高溶氧状态,这个理念是好的,但也值得商榷。这两种方法都是非科学的管理方法,常常导致不必要的损失(缺氧死鱼)或者降低潜在收益(增加养殖成本)的风险。

在生产实践中,在连续阴雨天光合作用很弱的情况下,增氧机无论怎么开,水中溶解氧一般也只有6.0毫克/升左右或以下。因此,在水中溶解氧低于5毫克/升时开机增氧,才能发挥增氧机真正的增氧增效能力。当然,开动增氧机的作用远不止于"加氧",除了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外,还具有促进水体流动并使水质均匀化,散发水中有毒气体的"改水"调水作用。

提倡中午开动增氧机,其实质是:白天开机的作用并不是为了增氧,而主要是促使水体上下对流,强行打破水体的冷热分层,上下层水体的溶解氧分布均匀,提前布局偿还底层“氧债”。说白了,在白天开启增氧机,图的是搅动水体混合,改良水质才是目的。除非在白天倒藻加上底质不好时,溶解氧低于5毫克/升以下时,才期望它起到增氧的作用,当然,打破水体的冷热分层也自然包含在其中。

开机增氧的十开十二原则

合理、科学开动增氧机的十开十二原则是:

傍晚不开;

晴天中午开;

阴天早上开;

恶劣天气随时开;

使用药物后一定开;

连绵阴雨半夜就要开;

水浅少开,水深多开;

半夜长开,中午短开;

天热开机时间长,天凉开机时间短。

(水车式增氧机)

关于“傍晚不开”的道理或者原因,在傍晚时水中溶解氧大多超过6毫克/升以上,此时如果开动增氧机虽然也搅动水层融合了溶解氧,但也会把水表层的溶解氧逸散到空气中去了,紧接着天又黑下来了,此时的藻类因缺乏光能而不能产氧,由此便会加剧水体欠氧。开动增氧机大家本意就是增加溶氧的目的,谁知道好心办成坏事。据有资料介绍:水里溶解氧有12毫克/升时,傍晚开机大约不到2小时,溶解氧就只有7毫克/升以下了,但又同时与傍晚不开机的对照,5个小时后溶解氧还没有降倒7.0毫克/升以下。因此,除了缺氧时除外,傍晚时尽量不要开启增氧机为宜。

水体中的溶解氧是以分子状态溶解于水中,氧气在水中的溶入(溶解)和解析(逸散)是一个动态可逆过程,当溶入和解析速率相等时,即达到溶氧的动态平衡,此时水中溶氧的浓度即为该条件下溶解氧的饱和含量,即饱和溶氧量。在中午时分水体溶解氧大多处于饱和状态,此时开机只要达到了水层融合和氧气溶解度一致了,即可停机,多开无益,有时还枉增用电成本,所以提倡“中午短开”。

优势互补:藻类造"氧"与开机加"氧"

在实际生产中,"水中溶解氧水平是否合适"不能以"是否浮头"为标志,而应以保证鱼虾等水生动物的"正常生理需求"为标准。我国渔业用水标准规定:养殖水体溶解氧连续24小时中,必须有16小时以上大于5 毫克/升,任何时候不能低于3毫克/升。水体溶解氧管理实质上就是通过采取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增氧措施,既能保证养殖动物处于一个良好的富氧环境、达到最佳生产效益,又不至于过度加氧导致成本增加或浪费。

(藻类丰富的优良水体)

浮游植物光合放氧,虽然是最主要的溶解氧来源,但如果过盛繁殖的藻类在夜间也会因旺盛的呼吸作用而大量消耗水体溶解氧,也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平时不能一味地强调施肥培藻,任何事要有"度",要顾及维持和稳定一个良好的水生态系统,保持水中合适的藻类密度,不能顾此失彼。施肥培藻也是要花钱的,只要水质好,我们就尽量少去破坏它的生态平衡。

在高密度池塘养殖中,人工增氧是养殖成功的必备条件,也是养殖成本中除饲料以外的最大开支部分。出于对电耗成本的考虑,需要我们权衡。科学的做法是在养殖水生动物溶氧需求水平和水中实际溶解氧水平的基础上,灵活启用人工增氧,既保证水体中合适的溶解氧水平,又避免因不必要的过度增氧而造成成本浪费。

综上所述,水质良好,藻类丰富且适度,在白天有"生物造氧"的天然优势。晚上,在养殖水域中,只有消耗氧气的存在,无论是否缺氧,至少水体欠氧是不争的事实。在此处可以说和白天不同的是,在晚上增氧机都可以开动,有百利而无一害。因此,在白天充分利用藻类造"氧",在晚上开动增氧机加"氧",两者优势互补,我们应该尽力充分利用和尽量恰当运用,必将对水产养殖顺利进行具有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水产百科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黄冈幸福鱼苗繁殖基地

联系电话:13409692933

手机号码:15342433270

客服QQ:729545898

Email:729545898@qq.com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陶店乡幸福村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