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鱼类浮头是多种原因促成的,除了放养密度过大、载鱼总量超负荷以及水质不良等原因外,水的对流特性也是一个不容忽略的主要因素之一。通俗一点说,就是水温低的水其比重(或密度)变重(大)会下沉,水温高的水其比重(或密度)变轻(小)会上浮。我们必须了解和把握水体对流的原理,对于水产养殖的顺利开展将有很大的帮助。
在温暖的天气,白天的水经过太阳晒了后,热而轻的水总是浮在上边,太阳落坡之后,随着气温的下降,上层水受冷,密度增大,开始缓慢地向下沉降,若夜里气温较高,水的温度下降缓慢,上层的水要到凌晨才降到池底。这也是大热天下半夜至凌晨容易缺氧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傍晚下了暴雨,情况就不同了,冷而重的雨水便会很快沉到水底,把池底沉积的残饵余料、粪便污渣、生物残体等和底层水一起翻到水的中上层来,这些不良有机质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不等早上天亮,水中的溶氧可能就会消耗殆尽,鱼儿就很容易因缺氧而出现浮头泛(翻)塘。因此,夜晚(傍晚)突降暴雨也会引起缺氧翻塘。
鱼池中的溶氧变化是很大的。白天由于上层水体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大,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氧气,如果天气晴朗无风,可以超过饱和度的2-3倍溶解氧,但是这个时候的上层水温比下层的水温高,如果没有外来因素破坏水体的静止状态,池塘水体不会也不能自动对流,此时的底层氧气不多(甚至欠氧)至少穷于上层水体的溶氧,只有在夜间随着温度的下降,上层水变冷后才会自动沉入下层,下层的溶氧才会得到补充,这也许是水体自动补氧的一个"神操作"。
以上这些水体对流特性也和水体温跃层(水体分层)有关联,从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除了风力(吹风形成波浪,打破水的静止状态,揉和水的整体性)动态因素之外,破解的办法还有就是开动增氧机。
水的对流(比如上层水到达底部)时间和气温、风力、水深等因素有关。如果夜间较暖、无风、池水又较深,上层高溶氧水就不一定能够迅速或者完全到达底部补氧。这样上层的富氧水不一定能与底层欠氧水混合,也许这时鱼儿虽不致翻塘浮头,但形成了"氧差"(溶氧分层的差异化)状态,上层水的浮游生物得不到底层丰富的营养物质补给不能很好繁殖生长,对养鱼仍是不利的,因此,晚上开动增氧机予以人为搅和水体,加速物质循环,打破水体的平衡状态,是一个有利(有力)的好方法。
在晴天的中午开动增氧机,其作用原理是把上层高氧水搅到下层水去,因为表层水中的溶氧一般在中午前后已达到过饱和,如果不搅入到底层去,水体中过饱和的溶氧也容易逸散到空中,会白白的浪费掉。中午开机的时间也不必太长,开机时间过长也确实多余,开启30分钟至2小时就可以了。
中午开机要看天气,阴天不宜中午开机,因为光照不足,浮游生物光合作用造氧能力减弱,上层水体很难达到溶氧饱和,如果中午开机便会使上层水体本来就不多的溶氧提前补给在下层水里消耗,第二天凌晨的溶氧可能会很低,容易引起鱼类浮头。为了防备阴天夜间缺氧.应在半夜时分溶氧还不太低时开动增氧机。
傍晚也不适宜开动增氧机,会使上下水层提前对流,反而延长(提前)了底层水体的耗氧时间。增氧机的增氧作用,在氧气越低时效果越好,如果溶氧已饱和,开机就不再是增氧,则只起曝气的作用,水中溶氧可能反而还会减少。
总之,使用增氧机会大大改善水生生物和鱼类的生存条件。高密度养鱼水体使用增氧机的原则是: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浮头以前开,傍晚不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天热开机时间长,天凉开机时间短,恶劣天气随时开。水浅少开,水深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