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养殖区域的池塘养殖时间长,清淤不方便(环保问题),歇塘周期短(塘租金贵)、养殖密度高、养殖管理不合理等,都导致了许多池塘老化,很难继续养殖下去。
在自然养殖的条件下,一个池塘养殖时间太久和密度太高,确实难免出现池塘的老化现象。在没有清淤条件的时候,只能够通过降低养殖密度和轮养来克服、减缓池塘老化。
降低养殖密度和轮养说起来容易,可现实就正如姚老师循环水养虾在前两天的【什么是科学养虾?】一文所言:时代不一样了,实在没有办法降低养殖密度,养殖要么就不要做这件事情,要做就要讲效益。现在塘租、人工那么贵,降低养殖密度到不如去打工。而轮养则由于养殖品种的原因,效益也上不去。冒这么大的养殖风险去降低养殖密度和轮养,为这一点点效益确实不值得。
确实也是,在现在这个连发臭的河涌都可以原位修复(也就是不允许清淤转移污染)的时代,也不应该这么被动的依靠降低养殖密度和轮养来克服池塘老化。见图1:
其实只要养殖户精耕细作,合理管理养殖过程中的操作,现在完全是可以做到:亩产1000斤左右,土池越养底越干净的目的。
下面这个养殖场也就是珠三角的一个周边养殖条件普普通通的养殖场,全场40亩左右,也和其他珠三角养殖户一样,没有蓄水池,养殖的外水源质量很一般般,养殖过程中很难大换水。和其他珠三角的土池养殖户一样,基本上是一池水养到出虾,有时候出虾后把老水用漂粉精消毒一下接着就来下一造。
这个位于广东顺德的养殖场周边环境、养殖场硬件、外水源条件也没有什么高大上。见图2:
这个养殖场在17年以前的几年,养殖周期就从来没有人能养殖超过42天,一般在42天前就会因为水质和底部的原因失败。自从17年3月开始接手养殖管理以来,到今年3月31号,这个场已经连续养殖成功了7造。在这7造中,有两造是盈利可以忽视,利润也就只能够满足劳动报酬外,所余不多。其他几造由于产量及格、价格优势和对虾活力好,这个养殖场的虾深受虾中喜爱,盈利还是很好的。产量从第一造420多斤亩产,发展到这几造的最高超过1180斤亩产,一般也超过1000斤亩产。
这个养殖场的老板和管理者是一个勤于思考和善于总结的劳动者。在这7造中,通过合理底改、合理管理,池塘的养殖条件越来越好。养殖每一斤虾的用药费(主要是调水改低费用)用从第一造偏高,到目前降低到合理。池塘的底泥前后对比见图3:
从上图可以看到,经过这七造的精耕细作、合理操作之后,这个养殖场的池塘底部已经比17年3月的时候有了明显改良了,所以能够摆脱第一造由于底泥太脏引起的用药费用偏高(平均每一斤虾药费:3.4元)、成活率偏低(50%)、产量只有420斤亩产的不合理状况。
尽管17年3月这一造由于价格的优势,这个养殖场在近年来第一次的产生了七十几天赚几万元(其实平均起来,每亩也就是千把两千元)的记录,但是也不能够忽视:成活率低、用药费用高、平均产量低的现实。图4是第一造1号池的总结,其他池也差不多。图4:
第一造确实存在许多无奈的缺点,比如底泥太脏导致的改底费用高,由于时间紧,是边改底边投苗,导致成活率低,不过通过这一造的合理底改和管理,池塘的状况明显好转,为下一造的养殖打下了有一个相对好底部的基础。见图5:
由于第一造的合理底改,在第二造,每一斤虾的用药成本明显降低(原因是池塘底部明显比第一造干净了很多),第二造的每一斤虾用药成本只有第一造的用药费用的三分之二差不多,一斤虾用药费用也就是差一点到2.1元。在养殖过程中每一次巡塘,饲料台基本上是很容易泄水,也就是底部相对是干干净净。即使在养殖中后期依然如此.
尽管在这后来的几造中并不是一帆风顺,也和珠三角任何一个养殖户一样,遇到了极端气候(太热、太冷)的问题,见图6:
遇到了砂壳虫干扰养殖的问题,见图7:
遇到了夏季水太浓的问题,见图8:
遇到了夏季水体pH飙升的问题,见图9:
养殖过程中出现过花肝、脱壳不遂问题,见图10:
但是天道酬勤,养殖户通过精耕细作,措施合理,养殖还是得到了满意的回报。
19年3月出的冬棚虾考试答案是见图11:
从上图可以看到,经过这七造的合理管理、准确底改,这个养殖场的池塘条件已经慢慢改良,用药的费用已经降低到每一斤虾1.53元,比17年3月那一造(每一斤虾3.4元)明显降低很多。整个养殖场的亩产也从平均420斤升高到过1000斤。
通过这几造的养殖,这个场善于总结的养殖人深深体会到:老养殖区域老土池的底部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底部太富营养化、改良底部措施不当,就很容易出现养殖中后期失控现象。
太富营养化的底部改良失误主要是:
失误一:习惯性使用含絮凝剂的措施作为底改手段:
这种底改措施可能只是达到水会好看了却可能会导致底部更加脏了的后果。通过絮凝进行底改对水体的影响见图12:
失误二:习惯性使用过氧化物等等消毒药作为底改手段。
1:这种底改措施可能由于短暂的消毒杀菌和对底泥表面的氧化,在底泥稳定的时候会出现良好效果,但是万一出现鱼虾爬底或者拖笼、水温变动等等原因,问题就可能会失控了。
过氧化消毒药底改对底泥改良不足点见图13:
2:这种底改措施只能短暂的消毒杀菌和对底泥表面的氧化,很难对底泥从根本上进行改良,一样会导致池塘容易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