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是养殖动物生存的空间,保持底质的清洁对于水质的保持至关重要。科学改底的前提是我们应明确底质处于何种状态,准确判断,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在没有精密检测仪器和设备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池塘的生态现象进行初步的判断。
一、池塘底质变坏的生态表现
(1)开增氧机时,产生的泡沫不易散开或泡沫发黄发黑,并闻到臭味;
(2)池角泡沫发黄、漂浮物发黑、池水分层及水色不一致;
(3)池底冒气泡或有烟雾上升,特别是在清晨阳光照射下;
(4)水体pH值早、晚基本无变化,长期低于6.5或高于9.0;
(5)底泥发黑、发臭。
二、底质改良措施
根据养殖阶段不同,分为放苗前、养殖前期、养殖中期、养殖后期。放苗前通过对底质的处理,充分氧化塘底,增加底质的缓冲性,提高养殖期的底质安全;通过养殖中后期底质改良,及时分解底质有机物,减少底部产生有害物质,降低底部耗氧。通过这些措施的配合,创造良好的底质环境,保障养殖安全。具体措施如下:
1、放苗前对塘底的处理:主要是采用物理化学方法
(1)干塘与晒塘:
进入秋冬季,将鱼出售以后,将池塘中的水排干,让塘底晒至龟裂、发白,以龟裂缝隙至少插入一根手指为宜,但是也不易晒得过干,保证微生物生长所需水分。晒塘后用推土机拖走上层淤泥,或者在排水时,用高压水枪将底部淤泥边冲边排,但是底部要保留40cm淤泥。
(2)生石灰清塘:
放苗前半个月左右,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除塘中病原体,中和池土酸性,释放淤泥中的肥分,改良土壤,施加钙肥。使用方法一般有干法和带水两种。
干法清塘是选择晴天,池底4~6厘米水,选质量好的成块生石灰,每亩75kg,放入塘底预先挖成的若干浅潭中和水溶化后,趁热向四周和岸边泼洒,保证全池均洒到,然后用泥耙把生石灰和淤泥来回搅拌,加强清塘除杂作用。
带水清塘的方法是加水到50cm,一亩用生石灰150kg,溶化后迅速泼洒全池,两种方法都需5~7天药性能消失。另外还可以选用漂白粉、茶麸等。
2、养殖中后期的底质改良措施
放苗前做好清塘工作的池塘,养殖前期由于载鱼量小,池塘自净压力小。而中后期,载鱼量增加,每天投入大量饲料,池底自净压力增加,需要人为做好改底工作,保证养殖安全。养殖中后期改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1)物理方法
a、勤增氧:
增氧是底质改良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底部增氧能有效分解沉积的残饵、排泄物、蜕壳、淤泥和藻类等有害物质,改善底质,激活底泥生态功能。底部增氧可采用微孔增氧方式,增氧效果较好。
叶轮式增氧机、耕水机都能打破氧分层、产生提水和混合水体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底部溶氧,加快有机物分解。增氧机的配置需要根据池塘的实际情况和个体的经济能力进行配置,但是要以混合式、立体增氧、最大程度的为底部增氧为依据。
b、搅底:
每隔8~10天,选择晴天的上午用铁链或者特制的搅底工具进行拉底,将底部沉积的有机物搅动起来,利于其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其中营养盐,供浮游植物使用,但是拉底要分区进行,不能一次性将整个池塘拉完,防止有机物悬浮,大量耗氧,造成缺氧现象。
c、喷排:
使用深水泵将底部泥水混合物抽提,向空中喷洒,增加污泥与空气的接触,加速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2)化学方法:
a、氧化分解型颗粒底改剂:粒粒氧等都是属于这类底改剂,能够氧化分解底部的有机物,提高池底的氧化还原电位,增加池底的缓冲性,祛除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气体,尤其是硫化氢。
当底质长期处于不良状态,环境中的有害菌数量较多,此时直接用微生物效果不大,要先用此类底改剂尤其是颗粒型,把底部水体的有害物质降到一定浓度,再使用生物制剂。
b、吸附性粉剂底改:这类改底剂包括了沸石粉、麦饭石粉等,能够吸附有毒有害物质沉到底部,起到对水体的净化作用,但由于有毒有害物质仍然存在,并没有消除,因而这类产品治标不治本。在实际使用时还要搭配氧化分解型的颗粒底改产品或者微生态产品从根本上消除这些物质。
(3)生物方法:
投加异养型乳酸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改善水中及底质中的微生物优势群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分解有机物,以达到改良底质和水质的目的。
池塘底质好坏是水质好坏的根源。好的底质,底部溶氧应维持在3mg/L以上,最低不能低1mg/L;氧化还原电位尽量维持在100mv以上,低于100mv时兼性微生物出现厌氧呼吸,可变离子向还原态转化。良好的底质对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保证养殖安全有重要意义。
实际生产中根据养殖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进行改底,使底质尽量少的受到破坏,维持好的底质状态,从而保证养殖效果。改底防重于治,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