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产养殖,所谓的富营养化就是指:养殖区域的外水源、池塘的底泥存在大量的氮、磷等有机、无机营养物质,导致养殖池塘的藻类和其他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导致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水质恶化,鱼虾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养殖区域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在目前粗放式的养殖模式有时候可能很难避免。
富营养化对于养殖户的直接感受:富营养化就是池塘中自养性生物在水体中很容易建立优势,也就是一进水,池塘中的水就很容易肥、水体的细菌总数很容易高、水一绿起来pH很容易高。
不过养殖区域的水体富营养化和大水体的湖泊富营养化有所不同:
一是:养殖老区域的富营养化外水源和池塘中悬浮的腐败物明显的偏多。见图1:
二是:天然湖泊的藻类增殖的最重要限制因子是磷,所以一般会把水体中磷的含量视为湖泊是否富营养化和富营养化的程度。但是对于经常投料和施肥的养殖水体,藻类增殖最重要限制因子就不一定是磷了,反而可能是碳,导致养殖水体的pH容易随藻类的正常增殖而异常飙升。见图2:
正是这些不一样,才导致了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有别于大湖泊的富营养化。富营养化养殖区域的池塘可不一定只是看到微囊藻泛滥的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腐败物偏多的富营养化对池塘水体的生物影响会更加明显和带来的影响更加大。
这种悬浮腐败物偏多的富营养化对养殖水体的影响体现在:
一:会使池塘的底栖动物群落(也就是池塘中的底栖动物)发生改变,如果控制措施不合理,就会对对虾养殖过程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池塘的富营养化状况和池塘中的底栖、浮游动物生物品种、量有密切相关,且随着富营养化程度的加深,动物群落优势种类也会转变。这几年在广东、广西、福建的富营养化池塘中,常见的底栖、浮游动物生物群落优势种类主要是:砂壳虫、红虫、石灰虫和一些在下暂时还没有准确了解其名称的原生动物见下图3:
池塘里出现砂壳虫、其他原生动物和石灰虫的时候会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饲料台会显示底部相对干净(饲料台除了看到有原生动物斑外),这里需要注意了:这只是一个肉眼观感而已,最好还是挖一块底泥通过肉眼、嗅觉和手感综合判断一下底部状况才好。
当养殖池塘的底栖动物群落(也就是池塘中的底栖动物)出现了以上这些生物时,提示:你的池塘该是到了采取综合措施降低池塘富营养化程度的时候了。
这些池塘调水改底的原则基本上一样:
重点就是:降低水体和底部的富营养化程度。具体就需要通过合理控料、合理调水改底来完成。不能够随意的施肥和使用微生物等生物措施。滥用微生物可能反而会增加这些现象。
1:红虫
出现红虫时候的措施:
一是:合理控制投料量
这种池塘底部有出现红虫的养殖条件下,有时候虾已经3公分以上了,甚至投苗已经30天了,苗还不上缯。这时候不要急,仔细观察虾,只要虾胃肠道的饱满的就坚持控料,不要急于加大投料量,更加不要没根据就认为弧菌感染等等。太急于加大投料量或者按常规投料可能会浪费了大自然给予的好生物饵料同时会加重了池塘的污染,给中后期的养殖埋下底部恶化的伏笔。
在前年,就有沉得住气的朋友,面对红虫这个优质饵料,在32天苗还不上缯的状况下,坚持控料。72天养出了小于40头规格、饲料比略小于1.2、亩产高于800斤的成绩。
二是:合理调水和改底
能够出现红虫的池塘不用说一般都是清淤条件很一般般老塘或者外水源富营养化的池塘。
对于这种池塘的调水原则是:
慎用有机肥、慎用容易沉淀的膏状肥、慎用糖浆。养殖过程中一般最好保持水体不太浓、底部不要太肥为佳,可以通过泼洒塘生态来达到这个目的。
对于这种池塘的改底原则是:
合理控料尽可能减少继续的污染,平时多用一点带酶解能力的增氧剂促进底泥有机肥分解为无机肥释放到水体促进藻的生长但是少施肥,如果底部太肥可以通过撒底康达到改底的目的,微生物的使用适可而止切勿滥用。
2:砂壳虫
砂壳虫是一种有硬壳、呈半球形、卵圆形、梨形等的原生动物。多见于底泥偏酸性、换水不多的土池。砂壳虫对南美白对虾有什么负面影响这里也没办法准确的描述,经过有限的检索也没有查到相关的描述。只是通过多个养殖户经过几造的体会是:有砂壳虫的池塘虾很难养好!到底是否如此就留待相关专业人员的评价。
下面是一个有砂壳虫的池塘养殖的总结:
在养殖的中期,养殖池塘就开始出现砂壳虫。
同时在出现砂壳虫的同时就会发现:饲料台也出现斑块物(其他养殖户也反映:看到砂壳虫的池塘一般饲料台都会有斑块),见下图4:
这里到底是砂壳虫导致对虾空肠胃还是饲料台斑块中的导致对虾空肠胃?作为一线的养殖工作者可能很难做病理模型来明确这个问题了,不过根据有砂壳虫就有饲料台斑块的相关现象,在今天起过去的25天中,养殖户是隔天一次,每亩撒底康1.5公斤。目前的砂壳虫状况。
在砂壳虫被控制住后的对虾和饲料台状况。
可以看到,对虾活力和吃料速度已经满意了,同时饲料台也没有斑块了。
尽管这个例子中,在没有搞清楚对虾空肠胃的原因到底是砂壳虫还是饲料台斑块的原生动物的条件下就采取措施,但是处理过程中根据饲料台斑块和砂壳虫的相关进行处理,处理的结果相对还是满意可能也是正确的。
3:石灰虫
石灰虫多见于海水,见下图5:
这种条件在控制石灰虫同时注意调整水体钙镁的含量。
4:其他原生动物(饲料台、池塘底部斑块)
这里说其他原生动物而没有准确表示,原因是因为在下确实不知道这些饲料台、池塘底部斑块里是什么东西。见下图:6:
肉眼看这些饲料台、池塘底部斑块见图7:
对于这种池塘的调水原则是:
慎用有机肥、慎用容易沉淀的膏状肥、慎用糖浆。养殖过程中一般最好保持水体不太浓、底部不要太肥(膜池出现底部发滑)为佳,这一条可以通过泼洒塘生态、合理控料和排污来达到这个目的。
对于这种池塘的改底原则是:
合理控料尽可能减少继续的污染,平时多用一点带酶解能力的增氧剂促进底泥有机肥分解为无机肥释放到水体促进藻的生长但是少施肥,如果底部太肥(膜池出现底部发滑)可以尽快通过撒底康、合理控料和排污来达到这个目的。微生物和生物底改的使用适可而止切勿滥用。
待续:
养殖管理不随养殖环境变化可能影响养殖成功率
之二:
富营养化对池塘浮游植物和对虾的影响
富营养化使池塘的优势浮游植物群落(也就是池塘水体的藻相)发生改变,如果控制不合理从而对对虾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