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面!疫情期间鳜鱼病害防控技术操作指南
-
文/图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林强 李宁求
防病通用技术措施
1. 繁殖场病害防控措施
在鳜鱼繁育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生物安保工作。一是对亲本、受精卵、仔鱼、饵料生物、水源环境进行主要病害的检测,淘汰带病原亲本。二是对孵化、育苗、生产用水进行沉淀和消毒,防止外源病原通过水体进入生产区域。三是使用高锰酸钾或含碘、氯消毒剂对亲本和受精卵进行消毒,预防病原感染。四是育苗过程中要做好亲本池、孵化环道、鱼苗池等设施和工具的清洁与消毒工作。五是做好工作人员的防疫,确保不将病原带入繁育场地。六是控制饵料鱼规格,增加亲本营养,同时可添加微生态制剂调控水环境,促进亲本健康发育。
2. 养殖场病害防控措施
疫情期间池塘积压了大量的成品鱼,又加上正值开春时机,天气多变,这个时候水质调控等措施非常关键。一是增加水位。加强巡塘,检查鱼塘是否漏水,及时补漏,选择好的水源不断补充,提高水位(建议有条件的加到水深2米以上)。春季天气多变,深水位有助于减少应激,防止倒春寒影响。二是增加溶氧。此时池塘中有大量的鳜鱼,耗氧增加,同时底层有机质上翻会产生大量有机质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每天早、中、晚巡塘,监测水温、水质和溶氧的变化,多开增氧机,避免因缺氧造成的疾病和死亡。三是合理投喂。减少投喂量,避免投喂大规格饵料鱼,防止肠炎的发生,另外可以搭配投喂一些土鲮、白鲢等。在选择饵料鱼时应选择活力较强、体表无明显伤痕的健康鱼,防止饵料鱼死亡沉底,因为一旦水温上升,这些死鱼会造成水质恶化,引起鳜鱼闭口或死亡。四是调控水质。一个冬季过后,池塘中的有机质增多,底部耗氧增加,有害微生物容易滋生。可以2-3天泼一些微生态制剂、底改、增氧剂、乳酸菌、多维等调节池塘水质,维持池塘水环境稳定。五是若起捕卖鱼,操作要细致,防止损伤鱼体,并做好消毒工作;六是若投放鱼苗,投苗前要仔细做好清塘消毒工作,选择管理规范、品牌好、质量佳的水产苗种场生产的规格整齐、健康、活力好、无特定病原的优质苗种进行养殖。
主要病害防控技术措施
1、病毒病
“白鳃白肝”病:该病是由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引起,发病后鱼塘的死亡率高达80%以上,感染后主要病征是脾脏和肾脏肿大,鳃和肝发白。当水温低于20℃时鱼一般不会发“白鳃白肝”病。虽然目前该病流行风险较小,但应加强防控, 防止气温回升后暴发流行,造成损失。该病目前还没有很有效治疗的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一是干塘清除池底淤泥,使淤泥厚度不超过30 cm。暴晒至开裂后用生石灰50-100千克/亩清塘,约1个星期后加注新水,使用1ppm漂白粉对水体进行消毒,杀灭水体中有害微生物。消毒后3天可用肥水膏或发酵粪肥进行肥水,培养浮游生物等生物饵料,稳定水质。二是对购买的种苗要进行检测,避免携带病毒。三是苗种下塘前接种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疫苗,提高苗种抗病能力。四是鱼苗和饲料鱼下塘前进行用2-3%的食用消毒10-15分钟。五是加强生物安保管理,及时对发病鱼塘进行隔离封闭,防止传染其他鱼塘,并对死鱼进行及时填埋和无害化处理。
图1 鳜鱼“白鳃白肝”病
病毒性“烂身”病:该病是由蛙虹彩病毒引起,主要感染5-10cm的鱼苗,患病鱼主要病征是在鳃盖、背部、腹部和尾部等部位出现红点,严重时出现一个个圆形的溃疡,该病病程较长,呈持续性死亡。该病目前还没有有效治疗方法,以预防为主。预防方法参考“白鳃白肝”病。
图2 鳜鱼病毒性“烂身”病
弹状病毒病:该病是由鳜鱼弹状病毒引起,主要感染鱼苗。患病鱼主要病征鳃盖、鳍条、尾部和内脏出血,有些会出现在水面打转的现象。目前该病流行风险较大,但应加强防控,以免造成经济损失。该病目前以预防为主,预防方法同上。若发现患病鱼可以尝试用大黄等抗病毒中草药和含碘消毒剂进行全池泼洒。
图3 鳜鱼弹状病毒引起的出血
“睡觉鱼”:“睡觉鱼”是这两年开始流行的一种新病,患病鳜鱼鱼身体变黑,弯着身子躺在水面上像睡着了一样,该病是由神经性坏死病毒引起的。针对“睡觉鱼”主要是采取预防的措施:一是要放苗前对池塘、进水以及器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二是选择不携带神经性坏死病毒的鱼苗进行养殖。三是若发现有“睡觉鱼”现象,可尝试用大黄等抗病毒中草药和含碘消毒剂进行全池泼洒。四是及时捞出发病鱼和死鱼深埋。
图4 鳜鱼“睡觉”现象
2、细菌病
开春后,随着水温上升,池底的有机质开始往上浮(特别是长期不开增氧机的鱼塘),水中的有害微生物开始大量滋生,极易引起鳜鱼细菌性疾病的暴发。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鳃出血”:鳜鱼“鳃出血”是近几年来在低温季节出现的一种细菌病,主要是由杀鲑气单胞菌引起的,患病鳜鱼喜欢趴边和漫游,体表无明显症状,鳃部鲜红,部分鱼离水后会出现鳃部流血的现象。待水温上来后,该病会自动消失。
图5 鳜鱼鳃出血
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烂鳃病主要是由黄杆菌引起的。患病鳜鱼鳃丝腐烂并带污泥,严重时鳃丝软骨外露,鳃盖内表皮被腐,常常伴有寄生虫混合感染。烂鳃病主要由水质变差,水中有害物质变多造成,可以先用解毒剂和表面活性剂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然后用含碘制剂和中药进行治疗。
图6 鳜鱼细菌性烂鳃病
细菌性烂身病:细菌性烂身病主要是由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引起。疾病早期,在鱼体上可以看到一些红点或伤痕,随着疾病的发展,病灶范围开始扩大,鳞片松弛掉落,部分出现出血现象,病鱼解剖后有时可见黄色的腹水。
图7 鳜鱼细菌性烂身病
肠炎病:肠炎病主要也是由气单胞菌引起。患病鱼停止摄食,肛门红肿,解剖病鱼后,可见局部肠壁充血发炎,肠道中很少充塞食物,内充塞黄色脓液和气泡,部分鱼有大量腹水。
鳜鱼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鳜鱼细菌性疾病的致病菌都是条件致病菌,其暴发与底质和水质恶化息息相关。防控措施包括:一是要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底质和水质,抑制气单胞菌等有害细菌的滋生。二是低温期要多开增氧机,防止有机物长期在池塘底部堆积,水温上升后,有害物呈爆发式释放。三是定期对鳜鱼进行镜检,防止寄生虫感染导致的细菌继发感染。四是对于发病鱼塘,可以先用解毒剂、表面活性剂等微生态制剂对池塘底质和水质进行调节,然后用碘进行泼洒,同时还可以用国标允许的中药和抗生素进行治疗。
3、寄生虫病
经过一个冬天,很多池塘底部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等,开春温度上升后,这些有机质为寄生虫大量繁殖提供良好的条件,给鳜鱼养殖(特别是苗种)造成巨大的风险。因为鳜鱼对敌百虫等杀虫药物敏感,所以鳜鱼寄生虫病主要以预防为主。一是要定期对鱼体进行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期寄生虫丰度较低感染不严重时,建议通过肥水等水质调控措施控制寄生虫的暴发。二是监测池塘水质变化,应根据池塘藻类、浮游生物和有机物的量进行水质调节,合理调控水体中浮游生物种类与生物量,抑制水体中有害物种的大量繁殖。下面介绍几种鳜鱼上常见的寄生虫病。
车轮虫病:流行于4~7 月,适宜水温为20~28℃,主要引起鱼苗、鱼种致死。被车轮虫寄生的病鱼,鳃盖边缘和鳃缝间鳃丝失血,严重时局部溃烂,以致鳃骨外露,停止摄食,显微镜下可见鳃上有大量的虫体。当环境不良,天气突变时,车轮虫往往容易大量繁殖,传播和蔓延,甚至造成大量死亡。
防控措施:一是鱼塘放苗前要每亩用50~100公斤生石灰彻底清塘,彻底将病原杀死。二是鱼苗下塘前用20ppm或者2~3%的食盐浸泡10~15分钟。三是若发现寄生虫少量感染,可用肥水膏等进行肥水,控制寄生虫数量;若发现寄生虫感染导致死鱼,则可以按照池塘水0.7mg/L的浓度全池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度进行治疗患病鱼。
斜管虫病:斜管虫是鳜鱼苗种中常见的寄生虫,该寄生虫繁殖最适温度为12~18℃,初冬和春季最为流行,主要感染鱼苗。患病鱼停止摄食,身体发黑,漫游,鳃上粘液增多,显微镜下可见鳃上有大量的虫体,鳃组织受到严重破坏。
防控措施同车轮虫。
指环虫病:该病流行于春末、夏初,适宜温度为20-25℃。感染指环虫的鳜鱼,出现漫游,摄食变差,严重时停止摄食,打开鳃盖可见鳃丝浮肿,鳃颜色变淡,粘液增,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身体扁平,头部前端长有四个黑色眼点,呈方形排列的指环虫。
防控措施:一是鱼塘放苗前要每亩用50~100公斤生石灰彻底清塘,彻底将病原杀死。二是鱼苗下塘前用20ppm或者2%的食盐浸泡10~15分钟。三是纤毛幼虫感染期(2-3月、9月)是指环虫病防治的关键时期,应尽量在此阶段将虫杀灭。四是指环虫容易产生耐药性,不同的药物需要交叉使用。
锚首虫病:锚首虫也是一种容易感染鳜鱼的单殖吸虫,危害严重。不同大小规格的鱼均能被感染,主要流行于3~8月,患病鳜鱼身体发黑,摄食变差,打开鳃盖可见鳃丝浮肿,变白,粘液增多,显微镜下可观察虫体。
防治方法同指环虫。
肤胞虫病:肤包虫病是这两年来在鳜鱼上新出现的一种寄生虫病。患病鳜鱼身体消瘦,停止摄食,在鳃丝、鳃盖,甚至是鳍条和身上都布满了大量的胞囊。经鉴定,该虫为肤胞子虫。
防控措施:一是鱼塘放苗前要每亩用50~100公斤生石灰彻底清塘,彻底将病原杀死。二是鱼苗下塘前用20ppm或者2%的食盐浸泡10~15分钟。三是目前还没有专门治疗该病的特效方法,可尝试用硫醚沙星或美婷进行治疗。
图8 鳜鱼肤胞子虫
4、真菌病
水霉病:鳜鱼水霉主要感染受伤体表组织及鱼卵,在受伤部位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主要在10–20℃水温的时候易发病。针对鱼卵的预防一是鱼苗孵化时用水要经过70-80目的尼龙筛绢过滤,防止水中的枝角类和杂质划破鱼卵。二是操作要仔细,避免鱼卵挤压等损伤;三是用2~3%的食盐或20ppm高锰酸钾等对受精卵进行消毒。针对成鱼的预防一是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鱼体受伤。二是经长途运输的鱼种放养前和放养后,及时用2~3%的食盐食盐水或20ppm的含碘制剂进行浸泡20~30分钟。对于发病鱼可以用硫醚沙星或美婷按使用说明书全池泼洒。
鳃霉病:鳃霉病主要发生在水质比较差的池塘,水中有机物过多易诱发该病。该病症状与烂鳃病相似,所以常被误诊为烂鳃病。感染鳃霉的鳜鱼,鳃上粘液多,鳃上常常有泥等杂物。该病系由鳃霉引起,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鳃上有大量的黑色素,高倍镜下可以看到放射性的菌丝。治疗措施包括一是用硫醚沙星或美婷按使用说明书全池泼洒。二是用含碘消毒剂进行全池泼泼洒。三是加强水质管理,调节好水质。
5、其他疾病
难产、产后综合征:每年鳜鱼因为难产和产后综合症导致的死亡量非常大。现在正是鳜鱼怀卵的时期,对于成品鱼养殖鱼塘,可以投放一些网布和带有树叶的枝条到鱼塘边,促进鳜鱼产卵;而对于亲本则要加强营养,促进鳜鱼生殖腺发育,另外还可以全塘泼洒一些多维多矿。鳜鱼产卵后,容易导致水质突变,疾病暴发。鳜鱼产卵后体质变弱,要避免拉网等操作,一方面要提前调节好水质,增加池塘自净能力;另一方面要泼洒三黄或五黄等中药,增加鳜鱼免疫力。
图9 鳜鱼难产造成的出血